國內設計師品牌進入繁榮階段,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26.2%。
隨著經濟發展,消費需求趨向于多樣化和個性化,并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上升為社會性、身份性的潛在需求。
消費者開始對大量工業化品牌開始厭倦,拒絕為所謂的大品牌支付溢價,轉向更加能反應個人風格的小眾品牌。
設計師品牌就是滿足小眾需求市場的重要手段。經過多年經濟發展,我國設計師品牌也進入了繁榮階段。根據CIC的統計,中國設計師品牌時裝市場規模由2011年的111億元增加至2015年的282億元,復合年均增長26.2%。
對接各方解決設計師品牌諸多痛點,設計師品牌銷售平臺應運而生。
在歐美,買手店是設計師品牌銷售的主要渠道。但在國內,買手店數量較少,且仍處在探索發展模式階段,極大的制約了設計師品牌的發展。同時設計師品牌還面臨著,1)營銷資源匱乏,難以獲取生存廣度;2)缺乏供應鏈資源支持,成本居高不下,消費體驗難以保證;3)由于規模較小,單個的設計師品牌一般無力去對盜版者采取法律行動等諸多痛點。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設計師品牌銷售平臺應運而生。作為消費者,設計師以及生產廠家的信息交換中心,平臺很好的解決了設計師品牌發展的痛點,同時還兼具設計師論壇,消費者互動等社交功能。
設計師品牌銷售平臺未來市場空間巨大,市場能規模至少接近200億。
根據CIC的預測,預計設計師品牌時裝市場將于2015年至2020年預計期間按26.6%的復合年增長率維持高增長,至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16億。從國外較為成熟的設計師品牌銷售平臺Boticca來看,一般設計師需要為自己的產品交納295英鎊每月的展示費和20%的分成費用。僅以此計算,未來設計師品牌銷售平臺的市場規模就至少接近200億。而且除了介入存量市場以外,設計師品牌銷售平臺還能夠通過將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的設計師品牌向全國二三線城市推廣,獲取更大的市場。
主流設計師品牌銷售平臺模式分析,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積極介入。
D2C:線上商城轉型進入設計師品牌平臺市場,讓設計師與消費者直接對接,運營分為代銷,買斷和聯名三種模式,收入規模增長迅速,2015年比2014年整體銷售額翻了近5倍。蝶訊網:全國最大的互聯網時尚資訊提供商之一,依靠自身多年的時尚咨詢積累的數據和經驗,目前正在著手推進原創設計聯盟,一方面為品牌商提供高質量的作品,另一方面為設計師提供銷售渠道,同時涉及設計師品牌孵化及培訓等。Boticca:一家新興配飾設計師作品線上交易平臺,通過網站搭建的交易平臺,為40多個不同國家的配飾和珠寶設計師與顧客建立連接,并解決支付和運輸等實際問題。柏堡龍:一家集設計,生產與銷售服裝為一體的公司,預備籌建全球時尚設計生態圈項目,生態圈通過整合全球設計師、買手、面輔料供應商、生產企業、消費者等各方參與者,將創意群體的創意服務轉化為時尚產品。